隔音面板的聲學設計5大要點(二)
2、後牆的巧妙處理
在大多數情況下,為了避免過度吸收低頻或讓放大器的負擔過重,音箱的後牆應該設計得堅固而穩定,這樣才能有效地將低頻“推”向前方,延展得更為出色。
後牆的吸音面積通常設置在兩個音箱之間,最簡單的做法是用方木條交錯釘成幾個框架,然後用布包裹吸音棉,將其填入每個框內。若工藝精湛,後牆的外觀也能變得相當美觀。此外,也可以懸掛厚重的織物來進行吸音,但必須選擇像壁毯一樣的厚實材質,才能發揮效果。盡量避免在音箱後牆上使用3cm或6cm的板材來釘空腔,這樣會過度吸走低頻,導致聲音聽起來軟弱無力,缺乏結實感和清晰度。不過,這並非絕對,若空間中存在125Hz的中低頻駐波,則可以巧妙利用石膏板和3cm板(兩者在125Hz的吸音率約為0.28)來進行部分牆面的空腔裝修,這樣能有效吸收中低頻駐波,使聲音更加平衡。
牆角,特別是音箱後牆與側牆的交界處,是駐波最強的區域,若能稍加處理,對聲音的改善將會非常顯著。一個既能利用空間又不會花費太多的好方法,就是將牆角設計成書架、CD架或擺設架。用木板封閉那個直角,雖然能擴散聲波,但這個牆角的空腔也會吸收低頻,這樣的設計可謂得失並存。
Comments